「 回歸正能量.銀禧創新天 」
微電影創作比賽
報名期:即日-4月5日(三)
短片遞交:2017年5月10日(三)

簡介:
踏入香港回歸20周年,民建聯也踏入第25個周年,希望透過微電影創作,把香港民生 、社會的變遷,以「回歸正能量.銀禧創新天」主題呈現出來,帶出正能量,鼓勵的信息,讓廣大市民一同感受香港社會的未來。
同時透過微電影製作發掘參賽者的創作潛能,提高參賽者創作興趣、自我表達能力、團體精神及應對解決困難的能力。
參賽者資格: 適合任何人士
參加方法:
-
以隊際式形參加,最少1人,最多8人一隊(其中一人為隊長),包括主角、編劇、資料搜集、導演及其他攝製人員等,配角及其他客串演員人數不限。
-
參賽者毋須來自同一院校。
-
每隊需把作品原檔燒錄成DVD,入圍者將個別通知及需遞交此原檔
-
參加者需先把短片上傳到YouTube,並於官方 Google Form 上填妥報名表格遞交作品。
作品要求:

獎項:
最佳短片 冠軍 (每組別各一隊): 現金獎$4,000,獎座及證書
最佳短片 亞軍 (每組別各一隊): 現金獎$2,000,獎座及證書
最佳短片 季軍 (每組別各一隊): 現金獎$1,000,獎座及證書
最受歡迎短片(Facebook 投票) (每組別各一隊 ): 現金獎$1,000,獎座及證書
註:冠軍得獎作品將於民建聯周年會慶及全港18區議員辦事處播放。
評審準則:
題材與內容的配合 25%
創作程度及製作技巧 25%
整體可觀性 25%
創意 25%
參賽規則:
-
參加者可呈交之作品數量不限。
-
所有作品必須屬於參賽者的原創作品,並且為首次發佈。
-
參賽作品不得含有暴力、色情、不良用語、令人不安、商業宣傳等內容。
-
所有參加者須確保其參賽作品不會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。
-
主辦單位有權將參賽者提交的作品用作任何用途,並有權修改、翻譯、編輯、使用、複製及播放作品全部或部份內容而無須事前取得參賽者的同意。
-
比賽結果由獨立評審委員會決定,參賽結果和奬項不得異議。
-
如參賽者違反任何比賽規則或法律,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。
-
參賽作品一經遞交,一概不予發還及不可作任何修改。
-
主辦單位有權不接受任何不恰當或不符合比賽主題和規格的作品。
-
主辦單位擁有一切與該微電影大賽相關事項的最終決定權。
-
請留意大會 Facebook及本網發佈之最新比賽資訊。
版權:
-
所有參賽作品不得侵犯第三者之權利;主辦機構對此不會負上任何責任。若主辦機構因參賽隊伍提交之作品而牽涉入任何誹謗、侵權或涉嫌侵權的訴訟以招致任何損失,參賽隊伍須全數彌補,包括支付所有有關律師費用。如有需要,參賽隊伍須簽署相關的文件確認其作品的版權。
-
所有參賽作品版權由主辦單位所擁有。
-
參賽隊伍若被主辦機構安排出席相關之傳媒訪問活動,有關採訪過程中的錄音、錄 像、文字及其他形式的記錄等,版權均為主辦機構所有。
個人資料:
-
授權主辦機構蒐集、處理其提供之個人資料。主辦機構將盡力以合理之技術及程序,保障所有個人資料之安全,確保在任何情況下收集、使用、保有、轉移及查閱個人資料的政策及慣例,均符合法律要求。
-
得獎者同意主辦機構公佈其姓名,作展覽、宣傳及推廣之用。
頒獎禮:
日期:2017年5月27日(星期六)
時間:2-4PM
地點:香港北角英皇道 83 號聯合出版大廈 16 樓活動室
主辦單位:
民建聯 25 周年大型活動工作小組主席彭長緯先生
主禮嘉賓:
香港特別行政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局長
嘉賓:
香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先生
協辦單位:
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先生
「回歸正能量 銀禧創新天」微電影創作比賽籌委會召集人胡綽謙 先生
香港多媒體設計協會主席楊景欣先生
主評審:
音樂監製-鄭汝森博士
電影導演-呂冠南先生
電影監製-黃永峰先生

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---|---|---|---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

聯絡方法及查詢:
香港多媒體設計協會 (HKMMDA)
地址: 柴灣康民街2號康民工業中心1樓102室 I 電話: 3543 0700
電郵: marva@hkmmda.com
民建聯
地址: 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5樓 I 電話: 3582 1111
電郵: info@dab.org.hk